banner
令人困惑的那些淋巴结肿块
令人困惑的那些淋巴结肿块
商品概述:产品描述

令人困惑的那些淋巴结肿块

产品说明
产品内容
  患者,男,43岁,因发现颈部双侧肿块入院。

       查体:无贫血貌,颌下、颏下及颈部可触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,最大5 cm×2 cm,质硬,表面光滑,无压痛,活动度差,未触及其他浅表淋巴结。脾肋缘下3 cm,质硬,无压痛。

       胸部CT:双肺正常,纵隔无肿大淋巴结。

       颈部右侧淋巴结病理活检:淋巴结正常结构消失,见弥漫浸润中等大小的幼稚淋巴样细胞,胞质透亮,核圆或椭圆形,部分核形略不规则,染色质细,可见小核仁,核分裂象易见。

       免疫组化:CD3(+),CD4(+),CD45(+),TdT(+),CD20(-),Pax-5(-),CD79a(-),ALK(-),MPO(-),Ki-67(>90%)。

       血常规:WBC 43.8×109/L.HGB136 g/L,PLT 886×109/L;

       外周血细胞形态及分类:原始粒细胞占0.04,早幼粒细胞占0.07,中性中幼粒细胞占0.15,中性晚幼粒细胞占0.17,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占0.19,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占0.28,嗜碱粒细胞占0.01,淋巴细胞占0.04,单核细胞占0.05。

       骨髓象:骨髓增生明显活跃,粒红比为14:1,粒系增生明显活跃,原始粒细胞占0.036。早幼粒细胞占0.072,中性中幼粒细胞占0.140,中性晚幼粒细胞占0.180.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占0.204,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占0.232,全片巨核细胞150个,碱性磷酸酶(NAP)积分值0分;

       染色体核型:46,XY,t(9;22)[20];荧光原位杂交(FISH):bcr-abl基因阳性,PCR法检测bdr-abl融合基因P21074. 93%,bcr-abl融合基因P210为0。

 【思考与分析】
 
       1.本病例特点有哪些?

       2.最可能的诊断为何种疾病? 需要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?

       3.如何安排下一步检查,如何治疗?

       (病例诊治结果一周后公布)

第二部分 诊治与讨论

       【诊断】

       根据颈部淋巴结病理活检结合以上血常规、骨髓象、融合基因、染色体检查,诊断为“ 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( T-LBL) Ⅱ期合并CML(慢性期)”
  。

       【治疗】

       给予“Hyper-CVAD”方案化疗并同时口服“伊马替尼(400 mg/d)”治疗,并给予“甲氨蝶呤+阿糖胞苷+地塞米松”三联鞘注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浸润。    

       【会诊】

       经解放军总医院专家会诊
,仍诊断为“NHL-T-LBL”。

       骨髓象:骨髓增生明显活跃,粒红比为3.3:1。原始粒细胞占0.24,POX阳性率58%;

       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分型:幼稚细胞占0.214,异常细胞阳性表达CD13( 82.1%)、CD33( 91.5%)、CD11b(41.1%)、CD64(39.4%)、CD117(41.7%)、CD34( 43.1%)、HLA-DR( 63.3%);PCR结果:bcr-abl融合基因85.8%;

       FISH检查:bcr-abl融合基因阳性,HOX11/TCR基因阳性,HOX11、c-myc、GATA2基因表达有不同程度增高;

       染色体核型:46,XY,t(9;22) [14]/46,XY[2]/亚二倍体[4](38-45)。最后确诊为“T-LBL合并CML(急髓变)”。

       【进一步治疗】

       继续应用伊马替尼(600 mg/d)治疗,并应用MOAP(米托蒽醌10 mg第1~3天;长春地辛4 mg第1天;阿糖胞苷200 mg第1~5天;醋酸泼尼松20 mg,每日3次,第1~7天)方案化疗5个疗程。脑脊液检查均正常,预防性三联鞘注4次。

       全身PET-CT检查:全身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及异常放射性分布。

       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。

       骨髓象:骨髓增生活跃,原始粒细胞占0. 004,早幼粒细胞占0.004,中性中幼粒细胞占0.020,中性晚幼粒细胞占0.076,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占0.176,中性分叶粒细胞占0.144,淋巴细胞均为成熟细胞。